在疫情背景下,中国服装行业新变局下的协同创新!

2021-08-19 13:01:41

      
 
一、2021年1-5月中国服装行业运行情况。
 
目前来看,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增长趋势,从5月份的统计局数据和海关数据来看,中国服装行业全面恢复。
1-5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058亿元,同比增长43.2%,两年平均增长3.2%。在以线下为主体的零售端,1-5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64%,零售量同比增长40.11%,这样的增长幅度在消费品产业屈指可数。线上销售给服装产业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线上销售已经趋于一个非常稳定的递增状态,1-5月,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2%,两年平均增长9.3%。线上销售基本上不会像去年疫情前后大起大落,这是两个维度,从消费者层面,我们已经接受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服装品牌层面,作为C端销售的企业来说,这已经成为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市场方面,无论是toC、toB,还是批发市场,今年的恢复性增长非常快,1-3月,重点监测的46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含市场群)总成交额达到3182.71亿元,同比增长88.01%,较2019年同期增长12.90%,尤其是服装批发市场,一批、二批市场全面的恢复。
 
在出口方面,无论是传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无论是向西还是向东,无论是海运还是陆运,今年整体的出口情况都不错。从5月底的海关数据来看,2021年1-5月份,都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1-5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66.12亿美元,同比增长48.3%,两年平均增长7.0%
 
实际上,在2018、2019年中美博弈以及中日之间的博弈已经开始,我国已经受到美国关税壁垒在内的影响。疫情之后,冲击反而没有像内销那么大,外销之前相对平稳,虽然是负增长,今年整体实现正增长。今年的二季度以后,我国所有国外订单回流出现非常迅猛的态势。也就是在国外疫情完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中资公司的订单向国内回流,在国外还没有完全复工复产,原材料配置不充分,甚至国外部分地区物流行业还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中国率先恢复。订单的回流是一个新的势态。今年我们接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的订单,按照中国的单价来走。好多企业的订单基本上排到今年10月份到11月份。总体来说,出口的恢复比较好。
 
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的经济温和复苏利于中国的出口增长,不只是中国,国际上一些经济研究组织,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基本上全线上调对于整个世界贸易和宏观经济的预期,都有比较大幅的调高。这代表对未来的预期,至少对中国,对全球贸易的预期是看好的。
 
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中美博弈、中日博弈是一种新的常态,经济复苏在全球缓慢回升,但是每个市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美国经济加速回暖,消费和企业投资大幅增长;欧盟经济增长前景显著改善;日本经济复苏乏力。受各国疫情防控形势不同的影响,美国服装市场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欧盟和日本市场表现相对低迷,日本1-5月,纺织服装及附件零售额同比增长5.7%,比2019年同期下降25.4%。
 
国内消费明显恢复。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8,环比增长0.25%,同比增长5.18%,连续4个月呈现正增长。
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无论是农村市场还是城镇市场,整体来看,中国服装类消费都呈回升势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78元,同比增长17.6%。其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437元,同比增长18.43%,增幅高于人均消费总支出增幅0.8个百分点,仅低于于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幅。实际上,中国服装也一直是受制于中国C端民众,消费者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主要的品类是餐饮类,消费占比最大。另外两个板块是教育和房地产,这两个板块对我们的挤压比较大。如果没有房地产和教育两个板块的压力的话,对于服装消费应该是一个重大利好,但是目前来说我们还远低于这几个板块。
 
农村市场服装消费快速恢复。服装行业关注市场下沉,农村城市化率的提高,对于服装产业来说是重大利好。目前,农村市场的消费支出也是在逐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57元,同比增长15.80%,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84元,同比增长24.02%,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我国城镇居民和居民整体水平。
 
三、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新趋势
 
中国服装行业必须要迎接新的挑战,当前的国际形势是百年变局深度调整,而且这种博弈是持续的、是动态的。我们需要在这种情况之下,与所有的伙伴,包括物流领域、原材料领域、面料辅料、纤维等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伙伴持续加深沟通,进行协同创新。这是一个协同的时代,希望在今年产业发展不确定的情形下,各方面的合作伙伴能够同进退,不再以甲乙双方来约束,不再以单一合同的层面来理解两个产业的合作,应该从战略端来合作。
 
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不确定性是主的基调;第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总体要求;第三,科技创新成为新动能,科技创新能力实支撑点;第四,数字经济呈现新特征,纵深化发展是必选项;第五,低碳发展成为新范式、碳中和目标是试金石。具体来讲:
 
第一个方面: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不确定性是主的基调。
 
主要来说就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常态,不再像过去一样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前景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像阿根廷、巴西、南非、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俄罗斯等这些发展中国家、高增长国家,他们的国家债务占到GDP的70%、80%、90%,所以对整个世界经济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很大的。未来的世界经济是陷入新的迷雾当中。
 
同时,全球面对新冠疫情,经济下滑是必然。从经济学方面来说,拉动宏观经济的一个手段就是投资,所以全球各国无不例外,包括中国在内。到目前为止,全球为应对疫情采取的财政支持规模为14万亿美元,用于做投资,拉动经济。这样大体量的投资,无疑会带来海量资本层面的流动性。资本层面的流动性无疑会带来另外一个效应,比如,上半年所有原材料,包括,羽绒、鹅绒、化纤、棉,纸箱等等的价格都在上涨。这就是海量的流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对宏观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地缘政治格局更加复杂,经贸合作面临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利用一切的工具来制衡中国,比如美国的战略竞争法,针对的只有中国,所以未来的中美关系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美的不确定性也代表了全球的不确定性。美国持续发布中国军工相关企业清单,也包括中国的部分服装企业,中国企业被美国全面制裁。在美国之后,一些国家也在跟进,比如澳大利亚撕毁了“一带一路”协议,欧洲议会冻结了中欧投资协议、欧盟强化对中国企业投资与并购审查。
 
供应链合作逻辑发生改变,产业布局面临不确定性。供应链出现了不确定性的改变,过去谈全球化分工,现在这种全球化已经被打破,供应链的合作趋势、产业布局,具有深度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总体要求。
首先,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老龄化也是一个问题。中国服装企业,民营经济占比达到95%以上,所以,如果老年经济消费力足够强,足够爱美,足够欣赏服装时尚的话,我们要把它交给企业去解决,这是市场端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想探讨的是中国人口结构给服装产业带来的冲击。首先是劳动力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滑。这不仅仅是东部沿海的问题,基本上全国都出现这样的问题。90后甚至00后是完全不愿意从事工厂工作,即便是环境较好的工厂车间。劳动人口持续下滑,农民工的规模在缩减,也许有一天中国的春运,会成为过去,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向自己的省会城市回流,未来春运可能会变成小春运,或者不再存在。
 
第二,区域结构发生变化。在2012年,宏观经济分析,中国南北经济的差距为14%,到2019年,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已经拉大到29%。服装产业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东部五省一市最强,这代表了中国服装未来从东部为主体向中部转移的趋势。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京津冀、中原,成渝,关中七大城市群的占比也在提高,我们现在的宏观经济发展,包括产业发展,有巨大的不平衡。
 
第三,供需结构发生变化。要素成本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已经不是中国的优势;市场趋于逐渐饱和,怎么能实现供给侧改革,将产品做得更好,是未来必须要做的;另外流量红利逐步见顶,现在直播、持续拉动消费和资金回流的顶级网红等流量红利见顶了,有时候做一场直播根本没有盈利的空间,只是对品牌进行外在的宣传。从这一点看,供需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三方面,科技创新成为新动能,科技创新能力实支撑点。
 
科技创新给了产业新动能,服装产业虽然自己不做基础研究,但是我们的外延,包括前沿科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仓储物流等都是需要非常先进技术。另外,包括理论前沿、量子学、生命科学、生物学、色彩学等在服装产业都有应用。我们是以服装产业为中心的,包含了信息、电子、材料、贸易、环境多维度的交叉学科交叉产业。所以,科技创新以及时尚文化艺术,在中国服装产业的深度渗透,都能够实现未来对服装产业的支撑。科技创新,也是这两年中国服装行业重点的工作。
 
顺应科技潮流,“交叉融合”是未来的趋势。“极化发展”,把技术、科技做到极致,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是未来服装产业的一个大的趋势。
 
第四方面,数字经济呈现新特征,纵深化发展是必选项。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形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走向纵深,呈现了新的特征。数字经济对于服装产业来说,在生产端、原料端、加工端、流通端,都在对服装产业持续深入影响。过去很多服装企业家不太重视数字化,到今年不管是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都不知道从何入手。所以我们还是倡导企业做好自动化,硬件自动化和软件数字化,这也是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目前来说,数字经济也体现出几大特征,专业化、公平化、人本化和主权化。可以看到,重要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的52%,数字服务贸易未来是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向。
第五方面,低碳发展成为新范式、碳中和目标是试金石。
 
低碳发展,按照过去来说可能理解为社会责任,但是事实上,现在为止我们已经不把它仅仅理解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范式。到目前为止,2020年1月,全球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碳中和计划。2013-2019年,全球前十名绿色专利申请国家中,日本排名第一,中国紧随日本、美国之后。随着中央倡导绿水青山,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大力研究和推进。服装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前端的印染和水洗。
绿色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途径,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改变当前的状况。制造体系的绿色转型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中国服装行业的制造体系,这两年发生了深刻的巨变,作为民营经济,我们的反应一定要快。
碳核算和碳标签在牵引全球规则的改变。做碳减量的标签或者是公证,中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规则,但是很多企业也都愿意参与。前一段时间发布了中国第一套具有碳标签、碳减排的这样一件T恤,这是一个方向,相信未来更多的企业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
 
碳中和正全面系统的触发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变革。社会文化的变化与工业进步同步,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个愿景也会深度影响中国服装行业。
(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 中物联服装物流协会公众号文章)